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集 > 刑事动态

使用自己在原用人单位开发的客户名单是否侵犯商业秘密?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7日  来源: 平邑县律师     http://www.pyxlaw.com/

[案情]
2007年4月1日,陈某与一家电器销售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的用工合同,由陈某负责公司产品在某地市场的开发、拓展和销售,且必须承担保密义务。2009年用工合同期满后,陈某应聘于同公司有竞争关系的某商城。在此后的2个月里,陈某利用其在公司任职期间开发、拓展的客户名单,与5家原公司的客户签订了购销合同。这些客户名单的通讯地址、厂商名录,可以通过工商机关行业资料、当地黄页等渠道获取,但不包括其需求类型、需求习惯、经营规律、价格承受能力、业务主管的个性等全面的信息资料。

[分歧]

劳动合同期满后,使用自己在原用人单位开发的客户名单是否侵犯商业秘密?

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使用的客户名单,为陈某自己所开发、拓展,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行业资料、当地黄页查取,故不属商业秘密。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侵犯商业秘密。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

1、客户名单当属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应受保护的商业秘密有四个条件,即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和实用性。本案所涉及的客户名单,具备了该要件:首先,具有秘密性。虽然该客户名单可以通过行业资料、当地黄页查取,但并不能直接找到客户的需求类型、需求习惯、经营规律、价格承受能力、业务主管的个性等全面的信息资料,要想获得完整的信息,还必须在这些公共信息的背后,付出了时间和创造性劳动,进行具体的收集、取舍、编辑,即其最后形成的整体或者其组成部分的确切组合并非从事该行业的人所普遍知悉,否则,也不会成为陈某的开拓产物。同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五款规定,能够成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的的标底等信息。当然,如果客户名单仅仅是将企业名称进行罗列或简单复制已有的通讯地址、厂商名录,本身没有付出一定的劳动、投资等,则不能成为商业秘密意义上的客户名单。其次,具有价值性。即该客户名单能通过增加交易机会,为公司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经济利益以及竞争优势,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为公司的客户,也正是因为陈某利用了该客户名单,才使5家原属公司的客户,改变为商城的客户。再次,具有保密性。保密措施是防止第三人获取信息的措施和要求雇员、必要的生意伙伴保密的措施,是依据具体情势而采取的合理的措施,而非过分的或极端的措施。公司为了保密,在用工合同中约定承担保密义务,当属合理措施。第四,具有实用性。即按照该客户名单不仅可以与客户订货,改变经营者的财务状况、生产规划、销售形势,而且可以通过实际使用产生成效。

2、该客户名单的权利人是公司。虽然该客户名单为陈某所开发、拓展,但开发、拓展市场是陈某作为某电器销售公司签约员工,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之一,《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法学理论,因履行职务所产生的权利,无疑也应该归属于公司,更何况开拓市场所需要的人力、财力,也已经由公司所花费。

3、陈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盗窃商业秘密,擅自跳槽,带走商业秘密,高薪、利诱、收买,获取商业秘密,利用窃听手段,截获商业秘密,利用胁迫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搞联营骗局,套取商业秘密,招聘离退休人员,获取商业秘密,反保密协议,擅自使用商业秘密,从计算机软件中窃取商业秘密,明知违法所得,还要使用商业秘密,从废纸中收集商业秘密的信息等。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征的权利人同意,并且给权利人带来了损失。本案中,陈某使用客户名单的行为的确没有经公司同意,无疑也使公司失去了客户,酿成了损失。

作者:兴国县人民法院 颜梅生  



首页| 律师介绍| 专长领域| 法律文集| 相册影集| 案件委托| 人才招聘| 法律咨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平邑县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953917588  技术支持: 大律师网